全民國防教育日特別策劃
弘揚抗戰(zhàn)精神 共筑國防長城
我們的傳承
9月3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激蕩著中華兒女強國強軍的澎湃心潮。
這個月正值“全民國防教育月”,在大江南北,一場場形式多樣、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宣講活動深入開展,致力于讓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宣講,不僅靠“口傳”,更要靠“心授”。走近耕耘在國防教育一線的一位位宣講者,觸摸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那濃濃的國防情懷、多年如一日的薪火傳承,總是令我們深深動容。
這里,讓我們將目光鎖定一位抗戰(zhàn)老兵、一位尋訪抗戰(zhàn)老兵的志愿者,以及一城爭相講述抗戰(zhàn)故事的群眾。他們的不同視角、不同故事,彰顯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弘揚抗戰(zhàn)精神 共筑國防長城”。
——編 者

今年8月,劉世鉞(前)在石家莊警備區(qū)榮譽室為新考取軍校的學子講展品背后的故事。侯玉春 攝
8歲參加八路軍的老兵劉世鉞——
情牽國防奉獻余暉
■劉松峰 孫曉晨
9月10日,一場主題為“傳承紅色血脈,宣講革命故事”的國防教育講座,在河北中醫(yī)藥大學舉行。
授課人是河北省軍區(qū)石家莊第二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離休干部、抗戰(zhàn)老兵劉世鉞。9月3日,劉世鉞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城樓上,習主席同劉世鉞和另外5位抗戰(zhàn)老戰(zhàn)士一一握手。
授課這天,面對臺下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劉世鉞動情地分享自己在閱兵現(xiàn)場觀禮的感受。“我當時非常激動,每一個方隊經(jīng)過天安門時,我都向他們敬軍禮。我們當年是‘小米加步槍’,如今國家這么強大,犧牲的戰(zhàn)友們一定會感到欣慰……”劉世鉞鼓勵年輕學子,要永遠銘記英烈的犧牲奉獻,弘揚抗戰(zhàn)精神。
8歲那年,在烽火連天的太行山上,劉世鉞隨父親參加八路軍,加入宣傳隊。執(zhí)行任務時,他親眼目睹戰(zhàn)友英勇犧牲。更讓他痛徹心扉的是,老家的母親、嬸嬸等7位親人在日寇“掃蕩”中被殘忍殺害。
面對國仇家恨,劉世鉞一心跟黨走,迎來抗戰(zhàn)勝利。后來,他走上從醫(yī)之路,新中國成立不久被分配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眼科工作,此后數(shù)十載堅守臨床一線,“為黨和人民多做些事情”。
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劉世鉞深知國防二字的重量。1994年離休后,他堅持奔走在國防教育一線,如今年事已高,仍時常參加國防教育活動。
“劉老講課時沒有豪言壯語,語言樸實無華。那些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我們聽后都十分感動?!焙颖笔≤妳^(qū)第二幼兒園園長申軍,猶記得2021年“六一”前夕,劉世鉞受聘擔任該園校外輔導員,和孩子們交流時的情景。
當時,為了在孩子們心里播下國防種子,該園以革命戰(zhàn)爭題材文藝作品中小英雄的名字,為各個班級命名?!靶∮⑿郯唷笔谂苾x式上,劉世鉞笑意盈盈地將寫有“嘎子班”“二小班”“海娃班”等字樣的木質(zhì)班牌遞給孩子們。
講述小英雄們的故事之外,老人還分享了自己年少時擔任八路軍宣傳員的經(jīng)歷,“爺爺那時候背著小挎包,喊著‘趕走鬼子保家鄉(xiāng)’的口號走村串巷,每天要走幾十里路。腳磨破了,也不叫苦喊累,因為多喊一聲口號,就能讓更多人知道要團結起來打鬼子……”劉世鉞語重心長地寄語孩子們,“你們要像小英雄一樣熱愛祖國、堅強勇敢,長大后保衛(wèi)祖國?!?/p>
說起在九三閱兵直播中看到劉世鉞身影的一幕,剛剛邁進陸軍工程大學的學員王守鏞難掩興奮。王守鏞的家在石家莊,今年8月他與多名當?shù)匦驴既≤娦5膶W子相聚石家莊警備區(qū)榮譽室,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歡送活動。
當天,劉世鉞專程來到現(xiàn)場,給學子們講抗戰(zhàn)故事,談軍旅感受?!澳銈円斡?,軍校不是普通學校,你們肩負的是國防重任。我們的國家曾飽經(jīng)磨難,如今日益強大起來,這份強大需要你們?nèi)ナ刈o?!崩先藴睾投鴪远ǖ亩?,王守鏞記憶猶新。
“那天,部分學子的家長也參加了活動。活動快結束時,劉老特意對家長們說,‘感謝你們將孩子送到部隊’,并敬了一個軍禮。”石家莊警備區(qū)工作人員回憶,老人莊重認真的神情,讓大家深受觸動。
劉世鉞的兒子劉焰告訴筆者,從炮火硝煙中一路走來,開展國防宣講對父親來說不是難事,可參加活動前,父親依然認真準備。翻閱日記,整理老照片,梳理戰(zhàn)斗細節(jié)與心路歷程,結合國防熱點調(diào)整內(nèi)容……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劉焰忍不住勸他歇一歇,劉世鉞總是說:“只要我還能講,就要一直講下去?!?/p>
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工作幾十年,劉世鉞把白求恩視作“一生的榜樣”。離休后,他主動申請義務出診,直到92歲時才因身體原因從臨床一線退下來。
“劉老一直致力于傳承白求恩精神,我們眼科的醫(yī)護人員,幾乎都聽他講過白求恩的故事?!卑浊蠖鲊H和平醫(yī)院眼科護士長張麗芝說,8月20日,劉世鉞還為實習醫(yī)護人員帶來一場白求恩精神宣講,囑咐大家不忘抗戰(zhàn)歷史,熱愛祖國、熱愛工作,用心用情服務患者。
這次從北京返回石家莊后,不時有人登門拜訪劉世鉞,聽他講抗戰(zhàn)故事、觀禮感受。劉世鉞始終精神飽滿地和大家分享?!案赣H覺得,每次講抗戰(zhàn)故事,都像是又走了一遍當年的路。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歷史,不忘英烈的犧牲,在崗位上努力奮斗?!眲⒀嬲f。
劉世鉞表示,他愿意“一輩子做抗戰(zhàn)精神的宣講員”,讓全民國防教育的大樹根深葉茂。

李若冰(左一)到抗戰(zhàn)老兵家中走訪。劉 勝 攝
尋訪抗戰(zhàn)老兵的志愿者李若冰——
光影留存烽火記憶
■范佳鈺 周樹文
展廳內(nèi)的光線柔和,卻照得人眼眶發(fā)熱。
韓秀、馬學良、田世民、張魁?!锶眨谏轿魇£柸姓褂[館舉辦的“榮顏·山河銘記”抗戰(zhàn)老兵影像展現(xiàn)場,面對一張張陽泉籍抗戰(zhàn)老兵敬軍禮的大幅照片,筆者的內(nèi)心,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沖擊著。
這些老兵著裝不同,有的身穿老式軍裝、佩戴紀念章和獎章,有的只穿一件簡單的汗衫……但面對鏡頭敬軍禮的那個瞬間,他們的神情都無比堅定。
“這位老人名叫王希賢,當時身體很虛弱。”展廳里,此次展出照片的拍攝者、陽泉市尋訪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李若冰,向參觀者講起自己11年前為王希賢拍照時的情景,“敬軍禮時,老人的右手抬起又落下,反復好幾次,只為盡可能敬得標準一點。當他的右手停在眉梢,目光直視鏡頭,那種堅毅剛強的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p>
王希賢是李若冰走訪拍攝的第一位抗戰(zhàn)老兵。2014年重陽節(jié),李若冰隨單位開展慰問抗戰(zhàn)老兵的活動時,與王希賢結識?!袄先水敃r病重臥床,床頭擺著一張抗戰(zhàn)時期的戎裝照。枕邊有一本小冊子,是他一筆一畫寫下的回憶錄,扉頁寫著‘就知自己是中國人’?!蓖跸Yt日漸衰老的身體、回憶錄中動人的故事,像錘子般一下下敲著李若冰的心。他由此萌生了一個強烈念頭:尋訪當?shù)亟≡诘目箲?zhàn)老兵,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他們的故事。
在陽泉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等部門的支持下,李若冰踏上尋訪之路,截至目前已尋訪到140余位抗戰(zhàn)老兵。
“有的老兵思維清晰,我就錄下他們的口述視頻,有的交流不便,我就向家屬了解情況?!崩钊舯f,隨著尋訪的抗戰(zhàn)老兵不斷增多,他為老兵們建立“光影檔案”,并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將他們的故事整理成冊。帶著這些資料,他一次次走進學校、社區(qū)、機關單位,結合陽泉的紅色歷史,宣講抗戰(zhàn)老兵的故事。在陽泉市有關部門支持下,他拍攝的照片還在公交站、廣場等公共場所展出,讓更多市民認識家鄉(xiāng)的抗戰(zhàn)老兵。
今年,為配合有關部門籌辦這次影像展,李若冰早早開始準備,精心挑選照片。自7月下旬影像展開展以來,他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展覽館,為參觀者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這位老兵和鬼子拼過3次刺刀,干掉5個鬼子”“這位老兵,14歲就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
14歲參加百團大戰(zhàn)的老兵名叫馬學良。說起馬學良,最讓李若冰難忘的,是“他有個比常人大一倍的胃”。當年血戰(zhàn)獅腦山,馬學良和戰(zhàn)友們在連日大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堅守陣地多日。戰(zhàn)情緊急,大家“顧不上吃飯,連合眼的工夫都沒有”……戰(zhàn)爭年代長期“饑一頓飽一頓”“吃一頓頂好幾頓”的經(jīng)歷,影響了馬學良的身體。
聆聽馬學良的故事,27歲的市民王凱心緒難平?!榜R老讓我覺得很心疼……”王凱感慨,唯有努力奮斗,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才能回報抗戰(zhàn)老兵。
這些年尋訪抗戰(zhàn)老兵,李若冰總會請老兵們寫一句“最想說的話”。此次展覽,這些寄語被一并展出。“干革命我一輩子都不后悔”“黨叫辦的事情我都辦”……讀著老兵們樸實的心里話,00后新聞工作者賈宇洋很受觸動。同為攝影愛好者的他當即找到李若冰,希望參與到尋訪抗戰(zhàn)老兵的活動中,拍攝記錄更多的老兵。
“抗戰(zhàn)老兵的精神,為我們照亮前路。”李若冰說,他會繼續(xù)尋訪抗戰(zhàn)老兵,講好他們的故事,激勵人們弘揚抗戰(zhàn)精神、共筑國防長城。

“童聲宣鹽·小鐵釘”志愿講解服務隊成員(左一)在新四軍紀念館講解。受訪者供圖
弘揚新四軍精神的鹽阜兒女——
紅色火種生生不息
■唐艷蓉 吳瀟澍
9月,江蘇省鹽城市有了些許秋意。連日來,到當?shù)丶t色舊址、紀念館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
在新四軍紀念館的展廳里,10歲的“童聲宣鹽·小鐵釘”志愿講解服務隊成員成思錦,落落大方地為參觀者講述“火燒竹籬笆”的故事。
“1943年,日寇為扼殺蘇中抗日力量,用毛竹架起綿延300余里的竹籬笆封鎖線。當?shù)厝罕姾兔癖浜闲滤能娭髁馃h笆,點點星火連成火龍,將夜空染成紅色……”生動的講述,讓參觀者如臨其境。
“在我們鹽城,共有430多名像成思錦這樣的小講解員?!毙滤能娂o念館工作人員介紹,為創(chuàng)新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2019年鹽城市文明辦、新四軍紀念館與市少工委聯(lián)合發(fā)起成立“童聲宣鹽·小鐵釘”志愿講解服務隊,在全市少先隊員中選拔小講解員,組織他們在紀念館、學校、社區(qū)講述“鐵軍”故事,爭做新時代的“小鐵釘”。
“以前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新四軍故事,我總覺得離自己有點遠,有好多細節(jié)沒記牢?,F(xiàn)在為了把故事講明白,我去查找資料,了解到好多以前不知道的內(nèi)容……”說起參加志愿講解服務隊后的感受,“小鐵釘”李彥熹直言“收獲滿滿”。
無獨有偶。前不久,在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獤|臺市第二實驗小學,鹽城市“五老”宣講團成員、東臺市弶港鎮(zhèn)老鎮(zhèn)長朱國金,帶領師生重溫東臺沿海軍民依靠“紅帆船”艱苦抗戰(zhàn)的歷史。
“紅帆船是我們東臺弶港沿海一帶特有的一種漁船,因帆蓬被染成深紅色而得名??箲?zhàn)時期,為打破日偽軍的經(jīng)濟封鎖,新四軍從上海采購軍需民用物資,利用紅帆船從海上運回根據(jù)地……”朱國金的講述,師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銘記歷史、奮發(fā)圖強、愛我中華、強我國防”的授課主題更加深入人心。
據(jù)介紹,由鹽城市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組成“五老”宣講團,目前共有千余名宣講員?!吧钊腴_展全民國防教育、弘揚新四軍精神,是我們宣講的重要內(nèi)容?!敝靽鹫f。
在鹽城一路采訪,當?shù)匦v新四軍精神的群體之多元、熱情之高漲,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
“鐵軍魂·鹽城紅”紅色宣講隊由新四軍紀念館的專業(yè)講解員組成,自2022年成立以來,宣講隊成員走出紀念館,走到黨政干部、企業(yè)職工、社區(qū)群眾中,與他們共赴紅色文化之約;鹽城市婦聯(lián)組織各級成立巾幗宣講員隊伍,通過分享會、故事會等形式回溯抗戰(zhàn)歷史,激發(fā)婦女群體“巾幗不讓須眉”的國防擔當……
近年來,除了通過宣講弘揚新四軍精神之外,鹽城市還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在“潤物細無聲”中,讓紅色火種生生不息。
“鐵軍烽火傳”挑扁擔接力賽,“鐵軍同心行”兩人三足比賽……回憶起今年4月參加鹽城市首屆“弘揚新四軍革命精神特色運動會”的情景,參賽小選手王思昕的父親感慨:“孩子平時練武術,身體素質(zhì)不錯,但這次也累得夠嗆。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先輩的艱辛?!?/p>
“從不斷擴大的宣講隊伍,到不斷創(chuàng)新的傳承形式,鹽阜兒女早已把弘揚新四軍精神當作扛在肩頭的責任?!F軍’故事的傳承,靠的不僅是展柜里的文物、書本上的文字,還有街頭巷尾的家常、每一個普通人的情感共鳴……”鹽城軍分區(qū)政治工作處領導感慨,當越來越多的人銘記住那段歷史,國防長城將更加牢固。
版式設計:扈 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