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強化政府網站服務功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府網站代表政府形象,是政府與公眾間信息溝通的媒介。公信力依賴于公眾對政府行為以及代表政府的媒介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社會秩序。政府是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其公信力通過政府履行職責的行為反映出來。
強化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就要為公眾提供準確、完整的信息?!皽蚀_”是傳播信息的價值屬性。政府網站信息發(fā)布不準確、不完整,直接影響政府的公信力。任何含混不清、隱諱、不當的表達都會造成溝通障礙。政府網站的欄目設置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要讓公眾樂于接受,容易理解,記得牢靠,必須在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上下功夫。
強化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就要為公眾利用網站提供便利。廣泛利用各種傳播手段傳播政府網站內容,即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術,又要用好傳統(tǒng)媒介。同時,加強各級政府網站之間,政府網站與新聞網站及主流商業(yè)網站等的互通與協(xié)同,使公眾能夠用自己熟悉的、喜歡的、方便的方式,獲取政府網站信息。
強化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就要為公眾提供到位的服務。政府機關的辦公時間不能照搬到政府網站,無論年節(jié)假日,8小時以外,只要公眾需要,政府網站隨時隨地能夠提供服務,打造全年無休、不下班的政府。
三、推進政府網站互動交流,提升政治溝通力
溝通是一種相互作用,溝通的相互作用不僅包括身體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印象是在溝通參與者的頭腦中形成的,人們對對方的所思所想直接影響他們的溝通?!肮俜健绷艚o公眾的“印象”與公眾留給“官方”的“印象”使得雙方互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是基于雙方各自的經驗、猜忌和顧慮。政府網站需要主動改變“形象”,消除不良“印象”,打造一個透明的、服務型的、負責的政府形象。
溝通要求信息發(fā)送——接收者在同一時間既發(fā)送又接收,對對方發(fā)出的信息有所回應。由于利用網站媒介的溝通的確與面對面的人際溝通有所不同,但是,當信息發(fā)出后一方需要反饋時,“互動”顯得尤為重要。意見表達、意見綜合、決策和決策的施行等過程,可以通過政府網站這一平臺,利用“互動”環(huán)節(jié)實現信息的反饋。利用政府網站平臺的信息反饋,可以與其他通道的反饋實現互補,而且,政府網站的信息反饋來得更迅速、更及時、更便捷、更直接。因為,網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信仰,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或政治勢力,可以形成多元的意見表達。更加有利于決策者廣泛傾聽意見和訴求,實現充分的民主,從這一角度講,政府網站也是民主政治建設的平臺。
當前,政府網站“公眾參與”或“互動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網上投訴、領導信箱、在線調查、在線訪談和公眾論壇等內容。但是,考察各級政府網站,真正能夠形成及時互動的信息,還遠遠不能達到信息溝通的需要。 “公眾參與”目標定位的實現,不僅需要強調政府網站公眾參與欄目本身的建設,而且更加應當注重企業(yè)和社會公眾與政府交流溝通的效果,使得政府網站真正起到官民互動的“橋梁性”作用。
任何政府過程都是以意見表達為開端的,構建適應網絡環(huán)境的意見表達機制,暢通意見表達渠道,是政府網站建設的重要任務。要讓政府網站成為建言獻策的渠道、表達民意訴求的渠道、舉報監(jiān)督的渠道、在線交流的渠道。一是加強互動欄目建設,不斷豐富互動交流方式。尤其要注重互動的內容與互動方式相匹配,保證互動效果。二是經常性地以不同的方式,針對政府中心工作、政策法規(guī)、政府網站建設以及熱點問題等,廣泛征求公眾的意見建議,并給予積極反饋。三是強調領導責任制,形成領導干部參與互動交流的機制。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在涉及政策法規(guī)、熱點難點問題時要親自參與互動,并形成制度。領導干部參與互動交流,不僅可以拉近政府與公眾的距離,減少溝通過程中的障礙,提升政治溝通力,還能促進工作作風轉變,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互聯(lián)網正在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政府網站建設要適應網絡時代傳播方式的變革,以政府網站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創(chuàng)新管理服務、提升治理能力。
(作者單位:天津市委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