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在陜北的農(nóng)民家里隨處可見小炕桌,看似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卻被定為了國家一級文物。1936年2月,毛澤東、彭德懷率領(lǐng)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來到清澗袁家溝村,為東征做準備。毛澤東住在了老鄉(xiāng)白育才家中,為了方便其辦公,白育才把家里唯一的小炕桌搬來讓他使用。其間,陜北普降瑞雪。當他登上高家塬時,壯麗的景象使毛澤東心潮澎湃,詩情激蕩?;氐礁G洞里,他伏在這張小炕桌上,揮筆抒懷,一氣呵成,寫下了名篇《沁園春·雪》。
(作者:李佳琦、王粲)
這張在陜北的農(nóng)民家里隨處可見小炕桌,看似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卻被定為了國家一級文物。1936年2月,毛澤東、彭德懷率領(lǐng)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來到清澗袁家溝村,為東征做準備。毛澤東住在了老鄉(xiāng)白育才家中,為了方便其辦公,白育才把家里唯一的小炕桌搬來讓他使用。其間,陜北普降瑞雪。當他登上高家塬時,壯麗的景象使毛澤東心潮澎湃,詩情激蕩?;氐礁G洞里,他伏在這張小炕桌上,揮筆抒懷,一氣呵成,寫下了名篇《沁園春·雪》。
(作者:李佳琦、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