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 香港一批活雞樣本被證實對H7N9禽流感測試呈陽性反應,當地工作人員在一家家禽批發(fā)市場撲殺家禽。新華社發(fā)
(原標題:廣東人感染H7N9病例增至61例 發(fā)病到死亡平均僅6天)
全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增至61例
2月10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向媒體通報疫情評估:目前發(fā)生大范圍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不采取更嚴更細的防控措施,疫情可能更嚴峻,發(fā)病區(qū)域將會進一步擴大。
專家組發(fā)現,目前活禽市場外環(huán)境標本陽性率較嚴重,尤其在發(fā)病局部區(qū)域,有的達100%;有的活禽市場休市制度落實不到位,一關了事,沒有清光活禽,更別提清洗和消毒;出現發(fā)病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尤其是粵西,傳染源從活禽市場向農戶擴散;各地救治水平參差,如今,重癥發(fā)病至死亡的時間從原來的約22天縮減至平均6天,甚至不時出現住院至死亡僅2天的病例。
廣州3天前新增1例
人感染H7N9病例
廣東省衛(wèi)生計生委2月10日通報,廣州市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病例羅某,女,5歲,現住廣州市白云區(qū),2月8日確診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癥狀較輕,已治愈出院。
自2013年8月惠州報告首例病例以來,廣東對每例新增病例逐一通報。據通報,從1月22日至2月10日,發(fā)病數不斷上升,從26例增至61例;治愈出院人數不斷上升,從5例至20例;但死亡病例也在上升,從3例增至13例。
懷集全縣活禽檔口
標本陽性率100%
昨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專家組組長張永慧,省疾控首席專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介紹廣東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專家組研判表示,目前發(fā)生大范圍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不采取更嚴更細的防控措施,疫情可能更嚴峻,發(fā)病區(qū)域將會進一步擴大。何劍峰提醒,廣東正在進入季節(jié)性流感的流行期,還要關注與H7N9雜夾的甲型H1N1、甲型H3N2流感和B型流感,“自去年12月開始,廣東流感流行程度明顯高于往年”。
據何劍峰介紹,發(fā)病的局部區(qū)域,比如肇慶懷集,在出現病例時,全縣所有活禽檔口的外環(huán)境標本陽性率達100%;全省出現的“病家”(家庭聚集性病例),在全部追蹤后發(fā)現,都有活禽暴露史。目前,出現了病例從城鎮(zhèn)向農村轉移,傳染源從活禽市場向家庭農戶擴散的情況。
專家建議:市場雞只不過夜,要么退貨要么宰殺
建議一:雞只不過夜存檔
活禽市場環(huán)境污染是公認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因素。專家們認為,只要防控住活禽市場,可隔絕大部分的暴露、感染機會。
而事實上,專家組目前正在制訂詳細的活禽市場休市、清潔、消毒的執(zhí)行標準、技術要求,張永慧說“最起碼一條,就是要求就算沒有發(fā)生疫情,活禽市場也要實施雞只不過夜存檔,否則根本無法真正清潔、消毒?!?/p>
這也意味著,省政府可能根據專家的建議,從此全省所有活禽市場,禽類檔口實施零存檔制度,當日未賣出的雞只,一可退貨清走;二可宰殺。
建議二:集中屠宰冰鮮上市
專家呼吁,為“長治久安”計,最理想的是對禽只集中屠宰、冰鮮上市,廣東最好效仿香港模式,即80%~90%冰鮮,僅保留10%左右的活禽上市。
昨日,疾控專家表示,如果八九成雞只可冰鮮上市,10%的上市活禽通過嚴密監(jiān)控規(guī)范化養(yǎng)殖的場所,農戶散養(yǎng)雞則通過批發(fā)市場進入宰殺、冰鮮上市,將可大大減少活禽病毒與消費者的接觸、暴露機會。
建議三:早就診早用藥
專家建議,根據疫情,現階段應從倡導早發(fā)現、早檢測、早治療,改變?yōu)閺娬{早就診、早用藥,只要發(fā)燒超過38℃,有咳嗽或咽紅,必須馬上就診,并盡早用磷酸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疾控專家指出,60歲以上老人一旦出現流感癥狀,不要等檢測確診,應馬上使用達菲。而其他人群,出現發(fā)燒超過38℃,有咳嗽或咽紅,必須馬上做血常規(guī),以便盡快使用達菲。(文/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梁寧)
H7N9疫苗將盡快進行臨床試驗
近日,一則“上海研制完成H7N9基因疫苗”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記者昨天專程采訪了這一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上海新發(fā)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據其介紹,目前基因疫苗研制工作已經完成,正進入臨床試驗申報階段。
根據上海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和上海新發(fā)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提供的消息,由當地科研人員負責主要攻關的H7N9疫苗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申報階段。
記者昨天專門就此采訪了研究團隊的核心人物、上海新發(fā)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據其介紹,去年4月H7N9禽流感在全國爆發(fā)時,上海當即啟動疫苗研究,到去年12月取得重要進展。“實驗主要在老鼠身上進行。我們把研發(fā)的基因疫苗注射在30只實驗小鼠模型上,再植入H7N9禽流感病毒,30天后沒有一只死亡,也沒有一只發(fā)現被病毒感染致病,疫苗的有效性被初步證實”,徐建青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最初國內有數個科研機構啟動了H7N9疫苗研制工作,但總體效果并不好,“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采用傳統(tǒng)的滅活病毒疫苗,但幾經實驗發(fā)現,相較于其他流感病毒,H7型流感病毒在接觸到滅活的化學試劑后蛋白結構會變形,從而導致免疫反應不靈?!?/p>
而在H7N9禽流感治療技術方面,徐建青透露,研究發(fā)現感染了這一病毒的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內基本上都會產生抗體,他的科研團隊現在采用的是將已經治愈的患者血液中的漿細胞分離出來,克隆出抗體基因再制成藥物。
目前上海已經開始啟動H7N9禽流感的抗體研制,一旦成功將有助于新感染者的治療。
據悉,目前H7N9禽流感抗體研制已完成2次體外測試,預計最快1個月內可完成第三輪測試,從目前的100多種抗體中篩選出最好的,從而推動臨床試驗。(記者 賀涵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