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哨所下方100多個臺階旁的石坡上,一幅官兵手繪的國旗格外醒目,國旗下方“我在祖國邊陲,祖國在我心中”的字樣蒼勁有力,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宛如戍邊官兵們一顆顆炙熱的愛國之心,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芒。
仲夏高原,云霧如絮,纏綿山尖。疾風(fēng)掠過,陽光刺破云層,西藏山南軍分區(qū)3197哨所的輪廓,赫然懸于云端。
孤懸絕頂,三面臨淵。一條近80度、近乎垂直的石階路,是它連接外界的唯一通道。這條曾因2187級臺階名冠雪域的“天梯”,鐫刻著一代代戍邊人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書寫的忠誠。它連接云端與大地,更通向戍邊人心靈的制高點。

天梯銘刻忠誠 歲月見證傳承
午后,陽光穿透密林細(xì)縫,哨樓旁的蒼勁云杉下,三級軍士長、哨長鄧東城正仔細(xì)擦拭一塊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木牌?!白鎳谖倚闹小薄?個紅漆大字在風(fēng)雨洗禮下雖已斑駁,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它啊,跟哨所的年歲差不多了?!编嚃|城指尖輕撫粗糙木紋,對新兵羅蓉低語,“字跡會淡,刻在心頭的誓言,擦不掉。”這方寸木牌,是哨所扎根絕壁的靈魂印記。
它的根,深扎在英雄的土壤里。20世紀(jì)50年代,十八軍將士“背著公路”挺進(jìn)雪域。1951年寒冬,“爆破班”班長張福林在雀兒山排除啞炮,遭遇塌方,年輕的生命被巨石吞噬。次年,他被追授“筑路英雄”,生前所在班命名“張福林班”。
“新兵上哨第一課,必聽張福林老班長的故事?!编嚃|城語氣莊重,“他的精神,是‘天梯’最深的根基?!?987年5月,“張福林班”戰(zhàn)士將五星紅旗插上3197高地,從此扎根于此。
回望來路,荊棘遍布?!澳菚r哪有路?”鄧東城翻出泛黃老照片:樹枝搭的窩棚,雨季喝泥洼積水;山洪斷路,就著雪啃干糧;天梯沖毀,老哨長帶人懸吊絕壁搶修……初代戍邊人,一手握鋼槍守衛(wèi)疆土,一手揮鍬開路,肩挑背扛,硬生生在飛鳥難棲的絕壁鑿出立足之地,用一年多血汗,壘起2187級“天梯”。
“守護于此,責(zé)任如山。”下士李佰棋撫摸著冰涼的欄桿感嘆。如今,簡易公路通至半山,臺階減至769級,索道運輸讓補給時間從兩小時縮至一刻鐘。哨樓內(nèi),地暖驅(qū)寒,清泉入戶,陽光棚、電網(wǎng)、先進(jìn)執(zhí)勤設(shè)備一應(yīng)俱全……物資匱乏已成歷史。
巧合的是,李佰棋與“筑路英雄”張福林是一個村的。從小受到了紅色熏陶,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毅然穿上軍裝,來到張福林生前所在的班,執(zhí)劍守邊固防?!凹t色基因不是口號,是刻在骨子里的選擇。”李佰棋如是說道。
他的筆記本扉頁鄭重寫著:“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薄@句來自電視劇《士兵突擊》的臺詞,成了他扎根邊關(guān)的精神燈塔。他渴望如“許三多”般,在平凡中綻放光芒。
歲月流轉(zhuǎn),精神永恒。榮譽室里,“張福林班”的錦旗永遠(yuǎn)閃亮;新兵第一課,仍是那段崢嶸歲月?!皸l件好了,但‘張福林班’那股拼勁兒、那份‘什么也不說’的擔(dān)當(dāng),一點都不能丟!”鄧東城凝望哨樓頂上的高清攝像頭,又回望木牌,鏗鏘有力地說道,“張福林老班長用命鑿路,咱就用心守邊!”
青春在云端淬煉 哨位上書寫成長
3197哨所的仲夏,濃霧是常客,常將山巒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能見度不足10米。一代代官兵的青春,便在這彌漫的云霧中淬煉成鋼。

連隊組織下連新兵攀登“天梯”,前往 3197 哨所。
鄧東城是首位在哨所上服役的三級軍士長。初來時,他苦練“聞聲辨位”——風(fēng)聲嗚咽、雪壓枝斷、野獸踏葉,皆須刻入腦海。一次異響,他扔下地圖緊盯霧中,戰(zhàn)友剛摸槍,他已擺手:“積雪壓松枝,遠(yuǎn)著呢?!边@份在迷霧中練就的本能,是戍邊人的看家本領(lǐng)。
如今,濃霧再起,輕點鼠標(biāo),監(jiān)控畫面便能切換自如,邊境盡在掌握。鄧東城盯著屏幕,欣慰中帶著一絲悵然:“技術(shù)先進(jìn)了,可站崗放哨的警惕心,不能丟?!?/p>
巡邏路上,他總對新兵說:“機器看得清影像,但大山的脾氣得用心摸?!彼趟麄兛丛谱R天:“云跑急,暴雪至;云凝滯,陰雨連?!边@些用歲月攢下的“通關(guān)秘笈”,是無價之寶。
“裝備更新,意味著責(zé)任更重!”有了新裝備,鄧東城著手打造哨所“數(shù)據(jù)庫”。他將多年觀察所得經(jīng)驗方法整理成冊,科學(xué)劃分監(jiān)控區(qū)域,制訂處置流程,加速新兵成長,培養(yǎng)更多“邊防通”。
老兵用青春堅守樹起標(biāo)桿,新兵懷揣夢想注入活力。在這片淬火之地,青春正拔節(jié)生長。
上等兵康德位透過智能望遠(yuǎn)鏡,目光如炬掃描邊境。他的父親戍邊犧牲,母親難產(chǎn)離世。為此,家人反對他參軍,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卻毅然勾選“邊遠(yuǎn)艱苦地區(qū)”:“就想離從未謀面的父親,近些,再近些。”這份情感,化為執(zhí)勤時超乎年齡的沉穩(wěn)。
夢想需汗水澆灌。初來時,上等兵梁勝杰是體能堪憂的“小胖墩”,李佰棋、康德位、羅蓉的成績也剛及格。鄧東城如兄長般引領(lǐng):雷打不動的高原缺氧訓(xùn)練、精心搭配的伙食、背背囊上下山練體能……他沖在前頭鼓勁:“堅持!上哨的路就是最好的跑道!”軍事技能訓(xùn)練,他則異常嚴(yán)格:“這是邊防軍人的命根子!”
智能裝備操作,手把手教,逐個考核。李佰棋初學(xué)望遠(yuǎn)鏡,緊張得手心冒汗,一次考核失利換來兩小時“加餐”,終在酸痛中掌握精髓。
汗水澆灌,終見花開:李佰棋獲評“四有”優(yōu)秀士兵并入黨;梁勝杰減重50余斤,脫胎換骨;羅蓉3000米跑出12分40秒;康德位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青春夢想,在云端哨位璀璨綻放。
這天拂曉,哨音撕裂寂靜?!叭嘧⒁?,迅速對目標(biāo)區(qū)域?qū)嵤┑纸鼈刹?!”鄧東城口令清晰洪亮。
濃霧彌漫,能見度不足5米,碎石濕滑。羅蓉緊跟李佰棋,心懸到嗓子眼?!皠e慌,踩穩(wěn),跟緊腳??!”李佰棋聲音穿透迷霧。抵近觀察點,羅蓉掏望遠(yuǎn)鏡的手被按住:“先聽!”幾秒后,“沙沙”聲傳來——是風(fēng)拂草動。“記著,霧里看不如聽,聽不如摸地形?!?/p>
隨后,兩人默契配合。抵近、采集、上傳,一氣呵成。3分鐘,信息回傳。“報告哨長,任務(wù)完成!”羅蓉聲音帶著微顫的興奮。
原來,這緊張一幕,是鄧東城為羅蓉準(zhǔn)備的入哨考核。儀式上,鄧東城鄭重將望遠(yuǎn)鏡交到羅蓉手中:“列兵羅蓉!接過它,就是接過‘張福林班’的使命!做黨和人民放心的忠誠哨兵!”
年輕列兵挺直胸膛,雙手接過沉甸甸的使命,誓言激蕩山谷:“我定不辱使命!為祖國站好崗,守好邊,做祖國最亮的眼睛!”未滿一年,站上英雄哨位,羅蓉滿懷自豪:“老兵教我裝備、識圖、適應(yīng)高原……哨長帶我走遍石階,講背后故事,讓我懂了守護的真諦?!?/p>
守邊就是守家 孤哨盛開繁花
云端孤哨,寂寞如影。為了給寂靜的哨所添一絲生氣,官兵們曾收養(yǎng)了流浪狗“鐺鐺”和貓咪“叮叮”。它們脖子上系著鈴鐺,跑動時發(fā)出“叮叮當(dāng)當(dāng)”的聲響,曾是哨所里最歡快的音符。
可惜,“鐺鐺”為了保護廚房,勇斗狗熊時重傷犧牲。此后,“叮叮”成了全哨的珍寶,陪伴官兵們度過了十年歲月,成為哨所里資格最老的“兵”,見證了無數(shù)的悲歡離合。
前年年初,“叮?!弊叩搅松谋M頭,在鄧東城的懷里安靜離去。鄧東城默默抱著它坐了一夜,黎明時分,將它安葬在哨所旁。不久后,連長陳懷圣從山下抱回一只新貓,大家仍叫它“叮?!保屵@份溫暖得以延續(xù)。
哨所深處高山絕壁,卻深得動物的青睞。一天深夜,一只大黑熊潛入廚房大肆“掃蕩”,連冰箱里的凍品也沒放過。第二天清晨,面對一片狼藉的廚房和失蹤的電飯煲、食用油,梁勝杰苦中作樂:“熊大這是拿回去給熊二做飯了。”一句話引來一陣無奈的笑聲,驅(qū)散了些許狼狽。
為了應(yīng)對黑熊的侵?jǐn)_,官兵們?nèi)翰呷毫?,?jīng)過仔細(xì)觀察,總結(jié)出狗熊晝伏夜出、怕光怕響的習(xí)性特點。于是,鄧東城購置了一批鞭炮,把軍犬安置在廚房附近。每當(dāng)狗吠聲響起,預(yù)示著黑熊的再次降臨,官兵們便迅速點燃鞭炮,剎那間,鞭炮聲把黑熊嚇得落荒而逃。
戍邊日久,哨所早已成了大家的家??档挛幌律襟w檢,歸來時背著大包小裹。戰(zhàn)友們以為是美食,打開一看,卻是修水管的扳手、剪草皮的剪刀、描紅戍邊石的刷子、格桑花種子……大家相視無言,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以哨為家,是官兵們心照不宣的默契。鄧東城為哨所周圍的樹木竹叢澆水施肥,筑起一道綠色屏障;康德位視每塊石頭為珍寶,精心在上面刻上強軍話語,用以自勉;李佰棋酷愛鮮花,工作之余總會采擷培育,給哨所增添一抹亮色;梁勝杰用鏡頭記錄下這里的每一個歡笑瞬間和堅守時刻。他們用雙手,將這云端孤哨打造成了一個溫馨而堅韌的家園。

上等兵康德位描紅戍邊石,汲取精神力量。
星河升騰,云海在腳下翻涌成浪。天梯之上,青春已站成永恒的界碑。他們站的,從來不是冰冷的石頭,而是萬家燈火里的安寧;他們守的,也絕非孤寂的山巔,而是祖國胸膛上最滾燙的脈搏。正如那副哨樓前的對聯(lián)所言:
頭頂邊關(guān)月,情系萬家圓!
——什么也不說。
文圖/李國濤 韓佳皓 張照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