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當成了村里人”
“通榆縣烏蘭花村地處科爾沁邊緣,不同于陸家村,這里雖然面積很大,但能抵御自然因素、旱澇保收的耕地卻少之又少?!弊鳛闉跆m花村第一書記的王學范告訴記者,過去的烏蘭花村,是真正意義上的看天吃飯。
“既然黨信任我,把我安排到這里,那我自然不能守著老百姓過舊日子?!蓖ㄟ^走訪調研,王學范發(fā)現(xiàn)烏蘭花村的庭院經濟基礎好,面積大,并且易灌溉,為此,王學范帶領村干部成立了專項扶貧工作組,幫助村民擺脫貧困。

烏蘭花村第一書記王學范向采訪團講述脫貧故事。(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剛開始的時候,村民們對發(fā)展庭院經濟并不認可,很多人怕麻煩、沒技術、缺信心。”王學范說著,目光落到了身邊的李長林身上。今年74歲高齡的他,曾經也對發(fā)展庭院經濟持抵觸情緒?!澳菚合耄约耗昙o大了,家門口這片地種些玉米挺好,省事兒還不麻煩?!崩铋L林指著面前的麥子告訴記者,王書記經常來做工作,技術上不懂的問題他也派人過來指導,就這樣,自己家的院子里載滿了小麥。
“再有幾天就能收成了,之后還能在地里種些白菜、薺菜,從前每畝地只能收入幾百塊錢,現(xiàn)在連作物帶補貼,每畝地的收入能達到五千元左右?!崩铋L林告訴記者,這都要感謝王書記。















